防汛一线冲锋在前,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:党员!

    阅读:

自启动防汛I级应急响应以来,瑞昌市广大党员闻令而动、冲锋在前、勇于担当,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用信仰筑起一道道“红色堤坝”。

冲在一线的新支书

在瑞昌市码头镇长江大道港务公司段,来自该镇长咀村上任不到三个月的党支部书记何冬勤,带领20余名民兵正在不停地装沙、绑袋,固子堤……汗水浸湿了他满是泥巴的衣服,但他没有停下过一刻。在他的带领下,队员们干劲十足,一直奋战到凌晨3点,率先筑好了责任段子堤。休息不到4个小时,何冬勤又前往梁公堤一号亭进行防汛值守。期间,在堤上不间断巡查险情,高标准落实各项防汛措施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支部书记的担当精神。

“我是一名经历过98年抗洪的老党员,这个时候不能少了我。”说到防汛,何冬勤十分感慨,“曾经这里(梁公堤)只是一片土坡,泥土道路坑洼,大堤两侧杂草丛生,每到汛期,党员干部和群众们要从很远的山塘挑来塘泥加固大坝,不知磨破过多少双鞋子,当时大家是用血肉之躯与洪水抗争,战胜了一次次汛情,筑成了如今牢不可破的梁公堤。现在防汛条件好了,我们更加不能掉以轻心,要始终坚持为码头人民守堤的初心,以最高的标准、最严的要求、最实的举措,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”

“唠唠叨叨”的第一书记

“大妈,还是听我的,先离开家吧,今晚持续性大暴雨,你家后面的山坡很危险啊。”“两位老人家,不能心存侥幸,到村委会住虽然不方便,但也是为了大家安全考虑。”天刚蒙蒙亮,南阳乡双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刘庭耀就赶往地灾隐患点,逐家逐户上门劝说村民先转移至村委会临时安置点居住。有些村民觉得集中居住不方便,或认为家里比较安全,所以不愿撤离。

为给村民做思想工作,刘庭耀从“第一书记”变成了群众笑称的“唠叨婆”,每到一户,就“唠叨”一次,终于在暴雨来临前将村里有地灾隐患威胁的8户31名群众转移至村委会临时安置点。而邹月梅老人一家被转移后,家中杂房发生倒塌,事后得知这一切的邹月梅紧紧地握住刘庭耀的手说:“真的要感谢你啊,刘书记。紧急关头不忘关心我们,还好听你的话,我们一家人都及时转移,否则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哩。”

回乡探亲的“请战”军人

在防汛救灾一线,有一个健壮的身影扛着沙袋不停地穿梭在堤坝上,这是现役军人卢冲正在参加防汛抢险。卢冲是瑞昌市横港镇远景村村民,2005年入伍,2010年入党。这段时间,卢冲刚好在休探亲假,得知家乡的汛情后,他向横港镇政府主动请缨,义无反顾地加入到防汛救灾的第一战线。“作为一名军人,一名党员,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,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,此时此刻,牺牲一点个人假期算不了什么,挺身而出才是我的责任。”卢冲这样说。 

“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”,面对灾情、险情,瑞昌市广大党员始终充当“排头兵”,用冲锋在前的勇气和担当,以实际行动擦亮了党员的先锋底色。汛情依然严峻,而党员精神还将继续闪光在防汛一线。(来源:瑞昌市融媒体中心)

继续阅读

返回栏目>>

Copyright © 2017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

信息产业部备案号:赣ICP备2020011304号

赣公网安备:3604030200017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