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瑞昌:保护古树名木 留住美丽乡愁

    阅读:

近年来,江西省瑞昌市不断加大资金和人文投入力度,依托“林长制”平台,层层压实管护责任,实行网格化管理,深入推进古树名木的普查、养护和复壮工作,使一株株见证着千年古城的苍海变迁的古树名木,再次焕发新的活力,成为“美好瑞昌”建设中的“底气”和“名片”。

截至目前,在瑞昌登记在册的218古树名木中,就有不少千年树龄的“活文物”、“绿色古董”,散布在山间、地头、村落。

全面普查 摸清“绿家底”

做好古树名木的普查、养护和复壮,必须先摸清“家底”。早在2012年,瑞昌林业部门就组织精干技术力量,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调查签定、拍照、建档。除了实地定级编号挂牌外,还将它们的各类数据录入专门的古树名木系统,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、信息化、规范化。

瑞昌洪一乡麦良村有一株胸径近2米、高达30米的千年苦槠树,长势茂盛,是九江市“十大树王”之一,相传曾是宋高宗军队南渡的驻马桩。每遇灾荒,村民食籽度饥,故被敬为“母亲树”“菩萨树”。

对每一棵古树名木,林业部门都落实养护责任单位或个人,并明确他们的管护责任和义务。对古树名木生长异常或长势濒危的,林业专家迅速赶往现场进行“会诊”,提出最佳救治方案。凡古树名木确需迁移的,严格走审核和审批程序,并组织专家论证会和听证会,确保古树名木成活率达到100%。

城乡联动 织牢“防护网”

瑞昌大唐家园小区内有一株百年香樟,2012年,该小区启动规划设计时,为加强该树的保护,林业、住建等部门多次协商、论证,反复修改楼盘设计。小区施工过程中,由于防护得当,这棵百年古樟毫发未损。如今这棵古树满目葱茏、生机盎然,成为当地居民的“家园树”。

城市如此,乡村同样如此。瑞昌白杨镇檀山村南港组启动新农村建设,修广场、建车库、筑道路……没有砍伐一棵树木。村里有一株200年树龄的香樟,村民理事会对其进行妥善保护,并购置了石桌石凳,不仅是村民劳作之余乘荫纳凉、闲话家常的好去处,更承载着外出奋斗游子们心中抹不去的浓浓乡愁。

类似的还有白杨镇檀山村山下陈组,村里有数株古树名木,其中一株黄连木树龄有500余年,相传为该村陈姓一世祖亲手所植。每逢清明,村里老老少少都会自发清理周边的杂草,传承着爱惜树木的家风祖训。在谈到对古树保护时,当地村民有一个共心声:“对待古树,要向对待孩子那样呵护,像对待老人那样敬重!”

科技助力 护好“活化石”

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,药用价值极高。瑞昌肇陈镇大禾塘拥有南方红豆杉面积2万余亩,总数超过10万株,以面积广、树龄古、存世全而闻名遐迩。2011年,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,这里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。

大禾塘茶园尖自然村村口,有两株树龄近千年的红豆杉,胸径达3米,高约20多米,格外引人注目,被当地村民称为“夫妻树”“爱情树”。秋冬时节,一颗颗晶莹剔透、艳似玛瑙的红豆杉果挂满枝头。伴随着森林游、周末游、健康游的兴起,不少市民纷纷前来“打卡”,两棵千年古树又变身为“网红树”,一些青年情侣也在树下拍抖音、发朋友圈,让古树见证坚贞不渝的誓言,许下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。

近年来,保护区始终遵循“保护和宣传相结合、教育与惩办相结合”的原则,持续开展“绿盾”“保护区专项整治”等专项行动,不断加强资源保护的力度。

同时,不断加大科技投入,先后与南京林业大学、江西农业大学、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、九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开展协作,人工繁育红豆杉500余亩、苗木9万余株。在这个方圆25平方千米的山头,红豆杉日渐兴旺。(来源:央广网)

继续阅读

返回栏目>>

Copyright © 2017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

信息产业部备案号:赣ICP备2020011304号

赣公网安备:3604030200017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