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件事,感觉有点遗憾

    阅读:

抗疫取得了决定性胜利,让人高兴。

在这场旷世大疫,总体而言,政府是合格的,人民是优秀的,所有参与者的表现是毫无疑问可以得高分的。这是基本面,谁也否认不了!

但世上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事,大胜之下,有一件事,个人感觉还是稍许有些美中不足的。

什么事呢?就是若干年后,我们留下的人物印象。

比如,2003年的非典,我们印象深刻的人物和画面,有钟南山的奔波呐喊,有北京的王市长面对中外媒体尤其是央视专访胸有成竹、侃侃而谈;1998年九江抗洪抢险,大家印象深刻的有一位姓董的将军,将军的泪,还有沉船堵口的宏伟悲壮的画面;2008年汶川大地震,也有印象深刻的,老人家冒着余震威胁几近第一时间赶赴现场,说调不动人,然后用粉笔写下“多难兴邦”,还有为废墟中救出来的婴儿喂奶的女警察,有刚从废墟中扒出来躺在单架上向救援人员敬礼的小孩子。

这些人物和画面,通过媒体,让无数人收获了信心和温暖。

非常尴尬,如今这么伟大的一场抗疫战争,似乎还没有出现一个让大多数人都记住的“网红”,当然,这话不绝对,张文宏算是,钟南山也还算,而之所以这样说,是跟非典、地震、洪灾等相比较而言。这次抗疫,从公共层面,可能大家更多的会记住几次改口口罩数字、对记者提问王顾左右而言他、要求武汉人民懂得好歹的多位官员;从民间层面,则可能更容易记住李文亮、李跃华、方方之类的。因为,大家的关注点、议论点多集中在这些人身上。

为什么会这样?一是媒体火力不够集中,集中不到某一个人物、某一个画面上来,大家都在推出自己认为感人的人物和画面,分散了老百姓的注意力。当然不可能时时都集中火力,千媒一面,这样更没效果,但要有意识就几个关键人物和画面集中一下火力。因为,再宏大的叙事,人们都更容易记住印象深刻的细节。二是媒体对老百姓的情绪和关切注意不够,没有深入一线找出几个能够稳定情绪、回应关切的新闻人物来,相反,一些自媒体倒是各显神通,精准地把握老百姓的情绪和关切,不时弄出一些人物话题出来。三是传统媒体带节奏的能力明显弱化,新闻触觉变得迟钝,甚至有时还被迫跟着自媒体走,比如关于中医的问题,自媒体炒得不亦乐乎了,主流媒体才跟进作些报道。当然,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,比如,无数场新闻发布会开下来,都是面无表情的照着材料说情况,没有火花。有两个昙花一现的,一个是浙江的一个市委书记接受采访,情况说得很清楚,没念稿子,另一个是湖南的一个市委书记,为出征湖北的医疗人员送行时有个脱稿即席讲话,大家多少有点印象,其他的,很少了,也不晓得是不是现在的官员素质普遍下降了还是别的原因。

如果若干年后,人们谈起这场抗疫大战,如果话题依然是蒋书记、马书记,或者李文亮、李跃华、方方们,那多少是有些尴尬和遗憾的。

灾难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浪费了灾难赐予人类反思和进步的机会。一场大灾下来,如果认知得到提升、思想更加统一、技术因此进步、治理不断完善,那就是痛有所值了;而如果因此出现认知偏差、情绪偏颇等,就不值了。

所以,大战之下,舆情引导非常重要!唉,只能点到为止了。(来源: 微史堂2020 图/网络

继续阅读

返回栏目>>

Copyright © 2017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

信息产业部备案号:赣ICP备2020011304号

赣公网安备:3604030200017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