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安:12个就业扶贫车间吸纳300多人就业,助力精准脱贫!

    阅读:

九广网讯:(德安发布 陈福东)去年以来,德安县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,因地制宜,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,通过打造“扶贫车间”,搭建就业平台,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。

位于德安县林泉乡的华丹鞋业有限公司,由林泉乡本土客商孙志华从东莞返乡创建,总投资6000万元,主要从事鞋类产业的生产及销售,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男女凉拖鞋类产品生产及销售一体的ODM企业。在企业生产车间,记者看到,贫困户梁桂清正在生产线上为合格的拖鞋产品悬挂标签。她告诉记者,自己主要的岗位职责就是为检验合格的产品悬挂标签,每天根据产量情况,可为4000多双拖鞋进行检验并贴上合格标志。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,很是满意。

“流水线作业,采取计时的方式,每个月可以拿到两千多的工资。小孩子在这个厂旁边的中学读书,既可以照顾小孩,又可以就近就业,总体感觉比外面上班好,坚持干下去的话,离小康生活会更近一点。” 德安县华丹鞋业有限公司员工梁桂清说。

德安县在走访帮扶贫困户过程中发现,很多贫困户虽然很想通过就业来实现脱贫致富,但是由于要照顾小孩、老人、生病的家人或者自身条件限制等原因,不能外出务工,导致生活贫困。为满足贫困户“挣钱顾家两不误”的要求,县就业局和林泉乡积极统筹,变输血为造血,积极打造“就业扶贫车间”。

德安县华丹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钢告诉我们,“招工优先考虑贫困户,注塑、射出、成型三条生产线上的员工大多数是本乡镇及周边的贫困户。在此基础上,还专门设立了就业扶贫专岗,吸纳贫困户不用到处跑就能在家门口工作。按照计时或计件的方式,每名员工月均工资在2500左右。” 

目前,该企业已建成制鞋一体化的流水线四条,日产各类拖鞋产品8000双,全部销往国内市场。通过设立就业扶贫专岗、扶贫车间,优先录用贫困人员,与贫困户签订用工合同,采取“底薪+计件”模式,解决了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200多群众就近就地就业,年均收入超过2万元。

与林泉乡华丹鞋业的“扶贫车间”一样,德安县邹桥乡石门村利用村里的莲子合作社,搭建“扶贫车间”让本村贫困户加入到莲子种植及莲子加工中。73岁高龄的桂火香在家门口的“扶贫车间”正在忙碌着对莲子进行加工,一刻也没有停下手里的活,激动的说道:“以前农闲的时候没事干,心里干着急,像我这个年纪,外出去打工也没人要,在这里工作,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伴,每个月还能有固定的收入,脱贫真是有盼头了”。

桂火香生活的变化,得益于石门村莲子合作社扶贫车间的建设。在精准扶贫工作中,邹桥乡在石门村莲子加工合作社、邹桥村泉源服装厂这两大劳动密集型手工加工企业,建立了标准化就业“扶贫车间”, 为贫困家庭和留守的农家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,让贫困户不出家门就能就业赚钱。目前,全乡已建成2个扶贫车间,帮助22名贫困人员实现就业增收。

在精准脱贫工作中,德安县依托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,积极引导乡镇(村)开设扶贫车间(加工点),推动农村本地就业一批。目前全县共有12家就业扶贫车间,4个贫困村均有1个扶贫车间,主要为种植、服装加工、鞋类制作、木材加工等行业。据统计,已吸纳332人就业,其中107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,精准助力脱贫攻坚。

继续阅读

返回栏目>>

Copyright © 2017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

信息产业部备案号:赣ICP备2020011304号

赣公网安备:36040302000177号